如何打造老年人幸福生活新天堂?
【信息来源:】
【信息时间:2021-10-15 09:34 阅读次数: 】
刚刚过去的重阳节,也是第34个老人节,多地都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养老敬老助老也再次成为热门话题。
据统计,截至2020年底,苏州市共有60周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188.51万人,占全市户籍人口的25.32%,苏州已经进入到“深度老龄化社会”。如何才能更好地为老年人服务?在市十六届人大五次会议上,多位市人大代表关注我市养老助老事业,提出了让65岁以上老年人享受高龄卡待遇、推进“智慧养老”新模式、加强对老年人关心关爱,推动老年人更好地享受养老服务等建议。
11件议案建议聚焦养老热点话题
养老助老问题一直是人大代表关注度最高的话题,仅在今年的市十六届人大五次会议上,就有涉及养老的议案建议11件,参与联名提建议的代表达30多名。
其中,《关于探索居家社区养老模式,推进智慧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的建议》《关于65岁以上享受高龄卡待遇的建议》《关于推进“智慧养老”新模式,满足老年人多样化服务需求的建议》《关于推进“社区-居家-机构融合式养老”模式的建议》等建议,围绕我市的养老助老事业,分别从居家养老、高龄卡待遇、智慧养老等角度,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人人都要老,关心老龄事业不仅是关心老年人,也是在关心我们每个人的将来。”市人大代表周国忠来自姑苏区基层,是一位连续7届的老代表,长期关注我市的老龄事业,对老年人的情况十分了解。他领衔提出了两件涉及养老方面的议案建议,分别是“关于65岁以上享受高龄卡待遇”的建议和“率先打造苏州老年人新天堂”的议案,每一件都关系到老年人的优待政策和切身利益。
65岁以上老人有望享受高龄卡待遇
在“关于65岁以上享受高龄卡待遇”的建议中,周国忠提出,全国不少省市地区都已实行65岁以上老年人免费乘坐公交车和免费游览景点的待遇。作为全国领先的地级市,苏州目前规定70岁以上老人才能享受优惠待遇。因此,他建议,苏州65岁以上老年人享受高龄卡待遇,免费乘坐公交和免费游览景点,让老年人更有获得感、幸福感。
对此,市卫健委基层卫生和老龄健康处(老龄办)王庆庆表示,苏州是全国人口老龄化较早,也是程度较高的地区之一,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老龄工作,制定出台了一系列为老、敬老和惠老政策。关于“65岁以上享受尊老卡待遇”的相关规定在即将修订的《苏州市老年人优待办法》政策的考虑范围中。今年年初,市卫健委、市老龄办已将老年大学建设、老年人交通出行优待、老年人权益保障、适老化设施改造等老年人关心的热点民生问题,会同老龄委各成员单位起草修订了《苏州市老年人优待办法》(征求意见稿),并将此项工作列入年度重点工作。下一步,相关部门将根据工作职责,将征集到的意见逐条梳理,进一步完善《苏州市老年人优待办法 》,并做好推进和落实工作。
多方发力让老年人乐享幸福生活
周国忠提出的关于“率先打造苏州老年人新天堂”的议案,在市十六届人大五次会议上,得到了16名市人大代表的附议。
在这一议案中,周国忠从改善老年人居住环境、方便老人出行、提升老年人服务质量、扩大老年人社会参与度、关注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为老服务的科技水平等六个方面提出了一些初步方案,内容涉及卫生、住房、交通、民政等多个部门。
采访中,王庆庆表示, 作为国家医改试点城市、国家医养结合试点城市,苏州坚持聚焦老年人主要健康问题及其影响因素,围绕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两大核心,着力健全促进老年健康服务发展的制度体系建设,加快构建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中心、康复医疗老年护理专业机构为补充、综合性医院联动的,涵盖“预防保健、健康管理、疾病诊治、康复护理、长期照护”的整合型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全面提高老年人健康总体水平。
市住建局城市建设处副处长叶佳龙表示,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快,老年人出行安全问题日益凸显。为此,市住建局把无障碍设施建设作为解决和改善老年人出行的重要着力点,结合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加强 “老年人生活圈”无障碍设施的改造。据统计,“十三五”期间,苏州近3000户老年人家庭完成了无障碍改造。
市民政局相关工作负责人刘贵祥表示,民政部门将从完善政策制度、注重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提升居家养老服质量、开展 “老年友好社区”创建、消除老年人的数字鸿沟等多个方面入手,不断推进苏州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