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国芳副主任调研全市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情况
【信息来源:】
【信息时间:2024-05-31 17:15 阅读次数: 】
2019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对新中国气象事业70周年作出重要批示,“气象工作关系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做好气象工作意义重大、责任重大”,并且对气象工作提出“加强科技创新,做到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的要求。为全面了解我市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情况,有效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5月31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沈国芳带领农工委专程赴市气象局,开展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情况调研。
近年来,苏州坚持以气象现代化建设为抓手,着力推动解决在灾害性天气监测和预警中的重点问题,构建了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在服务高质量发展、粮食安全、能源保供、生态环保、重大活动和百姓生活等方面提供及时高效的气象保障,有力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在认真听取市气象局局长祁杰的专题汇报后,沈国芳肯定了我市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所取得的成绩,并指出,市气象部门要在加快推进气象保障服务高质量发展,全面提升苏州气象灾害防御水平上持续发力、久久为功。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气象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国家和省关于防灾减灾工作要求,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不断推动我市气象灾害防御能力建设和水平提升。一是要在能力再提升上下功夫。不断加强科研、人才、队伍建设,强化科技创新,提升预防灾害的能力。二是气象服务要树立从“避害”向“趋利”“避害”并重的理念。进一步发挥好气象服务趋利避害的根本作用,贴近城市生产、百姓生活,做好“第一流服务”,更需要树立将气象服务从“灾害”研判向“影响”评估转变的思想。三是要拓展气象服务社会经济的广度和深度。既要突出气象预警保障安全的高质效,充分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又要突出气象服务助力发展的高质效,全方位、多领域、深层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市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马九根、农工委副主任赵晓红参加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