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建议将苏派旗袍制作技艺列入市级非遗代表作名录
【信息来源:】
【信息时间:2023-06-29 10:44 阅读次数: 】
直播时间: 2023年6月28日(星期三)
节目嘉宾: 傅菊芬 苏州大学应用技术学院院长 市人大代表;王燕 苏州市文广旅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公室副主任
栏目主持: 郦敏
栏目记者: 顾玲荧、武颖
主持人:关注民生热点问题,听取公众意见呼声。欢迎收听新闻911《沟通人大代表》节目。《沟通人大代表》每月播出一期,我们都会邀请人大代表们走进直播室,与市民百姓对话交流,听取民意,关注民生,为政府决策建言献策。
上期沟通人大代表节目,我们关注到了高海斌代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发挥科普教育基地青少年素质教育作用的建议”。目前,我们苏州有市级科普教育基地329家,省级科普教育基地125家,国家级科普教育基地18家。包括科技、卫生、文化、历史、安全、农业、环保、机器人、非遗等种类,覆盖苏州10个板块和市本级,可以说数量多,种类齐全,有效丰富了苏州市青少年课外活动,提升了青少年素质教育。
主持人:进入到今天的主题 “关于将苏派旗袍制作技艺列入市级非遗代表作名录的建议”。今天请到的嘉宾是苏州市人大代表、苏州大学应用技术学院院长傅菊芬,想问问傅代表,提出这个建议的初衷是基于怎样的考虑呢?
代 表:苏派旗袍以清新、脱俗、婉约、精致的风格特征而区别于京派和海派旗袍(京派和海派旗袍制作技艺已分别列入北京市和上海市非遗名录)。苏派旗袍源于“苏绣旗袍”,也称“苏式旗袍”指的是具有苏州文化风格的旗袍流派,相较于其他的旗袍流派而言,苏派旗袍整体呈现出做工精美、安静典雅、清秀灵动的江南韵味。
苏派旗袍受到苏州文化的影响,独特的水乡风貌、粉墙黛瓦的城市建筑、艺术影响力极高的吴门水墨以及苏州地区在历史上对服饰色彩的政治规定等造成了苏派旗袍淡雅清新的色彩风格特征;苏派旗袍图案的题材运用、水墨风格、苏绣表现形式也同样受到苏州地域文化的影响,形成自成一派的风格特征;苏州旗袍制作工艺中的“苏绣”“十势”、“十八道口诀”“十六种手工针法”也是苏工、苏作的精髓;苏派旗袍面料的选用,更是以苏州丝绸为主要特征。
以绣娘丝绸旗袍为代表,吴缝天衣旗袍、姑苏荷言旗袍、王艺绣旗袍……等苏派旗袍品牌致力于苏派旗袍的产业化发展;2017年校企合作在苏州大学应用技术学院共建了“江苏旗袍学院”,为苏派旗袍的研究、传承与创新做了大量工作;2021年江苏省群众文化学会苏派旗袍艺术专业委员会在苏州成立。
因此建议将苏派旗袍列入市级非遗代表作名录,为申请江苏省非遗代表作做好基础性工作。
主持人:听了傅代表的讲述,我们觉得,将苏派旗袍列入市级非遗代表作品名录,是一件非常必要,且有意义的事情。那么你提的这个建议,目前是不是已经得到了政府相关部门的回复?进展到哪一步了呢?
代 表:文广旅局在收到我在人代会上提交的建议后,十分重视。跟我沟通交流了很多次,详细介绍了与苏派旗袍相关的目前已列入区级和市级非遗代表作品名录,如第六批市级非遗代表作品“手工工艺旗袍”的保护传承情况,也提供了书面的答复材料,我很满意。当时正好在申报第八批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文广旅局的同志主动辅导我们填写申报材料,十分感谢。当然最终苏派旗袍是否能列入市级非遗代表作名录,还是要尊重评审专家的意见。不管结果怎样,我们都会继续努力的。
主持人:我们都知道,苏州是苏绣的发源地,也是丝绸的盛产地,刺绣、缂丝、织造等无不精美绝伦。因此从元代至正年间起,朝廷便在苏州建立织造局,将苏州作为织绣宫廷服饰的基地。想问问文广旅局,对于这个建议的办理是否也非常重视?
文广旅局:是的,我局对这个建议很重视,第一时间组织相关部门负责人等进行分析、研究,委派专业小组负责答复、沟通,并根据建议的内容采取相应的措施。我们关注到2006年京式旗袍传统制作技艺被列入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龙凤旗袍手工制作技艺被列入上海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苏州方面相关的举措,是苏州丝绸博物馆深挖和研究苏州地区旗袍特点,结合单位优势,于2013年以“手工工艺旗袍”的项目申报成功,该项目被列入苏州市第六批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21年,冯英获评该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022年,为进一步扩大和夯实我市非遗保护的基础,我局开展了新增保护单位的申报工作。2023年1月,新增姑苏区牡丹亭服饰设计工作室、江苏金剪刀服饰有限公司、吴江桑尚丝绸有限公司、苏州万晓利文化资讯有限责任公司、常熟市凤禧服饰有限责任公司、望亭镇社会事业局文体旅游科等6家手工工艺旗袍项目保护单位,覆盖面广,涵盖了姑苏区、吴江区、高新区、相城区、常熟市等5个县级市、区,加上苏州丝绸博物馆,我市共计有7家旗袍制作技艺项目的保护单位。
我们收到傅院长的提案以后,第一时间和傅院长进行了沟通,就当下苏州市级非遗申报渠道、申报时间以及方式都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为推动旗袍制作技艺传承发展,下一步将结合市级非遗项目的工作计划,组织专家委员会开展评审工作,并积极推荐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二是拓展项目保护单位和代表性传承人名录,鼓励符合申报条件的优秀旗袍企业、优秀旗袍制作大师申报,择优列入名录。三是加强宣传力度,以展助传播,邀请相关旗袍工作室、旗袍传承人作品入住展厅;以“新”助传承,开展“技艺由新”苏州青年手工艺人才选拔赛,构建苏州手工艺创新发展的人才梯队等。
主持人:节目前也查阅了一些资料,其实旗袍有四大派别,分为海派,京派,苏派,粤派。相比另外三派旗袍,我们苏派旗袍有什么特点亮点?发展、认可度怎样?
文广旅局:刚才我们傅院长也讲了,苏州地区的旗袍以清新、脱俗、婉约、精致的风格特征而区别于京派和海派旗袍,精美、秀丽、典雅,她温婉柔情,兼具色之美、形之美、质之美、纹之美,面料多为精选的优质软缎、素绸缎,刺绣图案亦丰富多样,如姑苏的女子一般,精美繁复的刺绣令它氤氲着特有的苏式风情。尤其随着苏绣在旗袍中的应用使苏州旗袍展现出独具一格的美感,以其精巧秀丽为主要风格,选用优质的软缎,刺绣图案也较为丰富,因此而走入大众视野之中,受到新时代女性的追捧与喜爱。苏州地区的旗袍也因自己独特的文化风格开始逐渐形成区别于其他流派之外的独特风格。
主持人:目前,我们苏派旗袍的产业发展规模如何?文广旅局在苏派旗袍的推广方面有哪些举措?
文广旅局:近年来,苏州地区旗袍产业的发展规模不断扩大。根据有关机构的行业数据,我国旗袍市场零售规模已经达到700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11.26%。苏州大学应用技术学院始终坚持弘扬旗袍文化、传承旗袍工艺、创新旗袍发展,为旗袍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我局积极擦亮江南文化品牌,助力旗袍制作技艺更好传承,积极探索非遗保护创新联动模式:
1.组织参加“走出去”活动。在2020年“大世界城市舞台——苏州城市文旅推介活动日”活动,手工工艺旗袍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冯英现场量体裁衣,通过技艺展示、情景表演、趣味互动等形式,让上海市民更加深入了解苏州这座古城,感受苏式生活。
2.参与“非一般”系列品牌活动。旗袍多次入住“非一般的甄选铺”,2021年在“Restoration拾遗”活动中,数十名中外友人亲身体验旗袍扣子的制作,近距离感受中国传统服饰之美。2022年陆氏旗袍第四代传人陆国英,在甄选铺现场展示马褂、长衫、旗袍等多种传统服装的制作。开展“非一般的掌柜”抖音平台同步直播,千余名网友一同感受旗袍的魅力。组织“最江南•非一般的课堂”系列活动,传承人通过介绍“古典”与“时尚”的旗袍及制作精美旗袍盘扣,不断提升非遗保护与传承水平。参加2023年“非一般的展厅”非遗进酒店精品展,传承人的手工旗袍作品在凯宾斯基大酒店展出。
3.扩大公共文化服务范围。近年来,先后在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厦门市博物馆、白银市博物馆、常熟博物馆、太仓博物馆等地举办旗袍专题展览;走进吴中区东山镇文化体育服务中心,宣讲旗袍文化并进行盘口制作等互动活动;为相城区税务局工作人员开设专题讲座;与苏州旅游财经学校等院校合作开设旗袍制作课程,定向性培养传承人;参与苏州外国语学校文化宣传周等。
主持人:确实,作为旗袍四大派别之一的苏派旗袍,将苏州悠久的丝绸文化和精湛的织绣艺术集于一身,也是最具江南雅致生活特色的文化符号。傅代表对于苏派旗袍今后的发展,更进一步在全国,或者在世界上提升它影响力,你还有哪些好的建议?
代 表:最主要的,是要让更多的人了解喜欢苏派旗袍。我们学院也计划在这方面开展一些工作,如准备一个有关苏派旗袍的科普讲座,包含苏派旗袍文化、礼仪等,可以进校园、进社区、进机关,分享苏派旗袍的韵和美,让更多的女性喜欢穿苏派旗袍;建设一个苏派旗袍文化馆,这个项目得到了绣娘丝绸和周庄政府的支持,地点就在周庄景区的主入口处,我们希望借这个窗口,提升苏派旗袍在全国乃至世界的影响;开办一个苏派旗袍传习所,为苏派旗袍企业培养技术人才,也为苏派旗袍爱好者提供学习交流的机会;准备一场苏派旗袍秀,走进各种大型活动,呈现苏派旗袍的动态美。上个月我们学院的学生旗袍礼仪队参加了第二届园区金鸡湖景区中意文化交流节活动,效果很不错。我也建议正装场合女性朋友们多考虑穿苏派旗袍。
主持人:传承了上百年的苏派旗袍,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而如今,伴随着时代发展,苏派旗袍也在与时俱进。在我们身边也经常可以看到,现在很多新人结婚,除了礼服,都会选择一件苏派旗袍。也希望在大家的努力下,我们苏派旗袍能够早日申遗成功。非常感谢傅代表,也感谢王主任。我们下期节目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