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建议进一步发挥科普教育基地青少年素质教育作用
【信息来源:】
【信息时间:2023-05-17 11:34 阅读次数: 】
直播时间:5月16日(星期二)10:00—11:00
节目嘉宾: 高海斌 苏州市人大代表 苏州周庄生命奥秘博物馆馆长;陆晓春 苏州市科技局法规处处长
栏目主持: 郦敏
栏目记者: 顾玲荧、武颖
主持人:关注民生热点问题,听取公众意见呼声。欢迎收听新闻911《沟通人大代表》节目。《沟通人大代表》每月播出一期,我们都会邀请人大代表们走进直播室,与市民百姓对话交流,听取民意,关注民生,为政府决策建言献策。
上期沟通人大代表节目,我们关注到了“关于进一步浓厚无偿献血氛围的建议”。根据《江苏省献血条例》,在省内达到奖项标准的献血者可在献血量达标后的数月即可享受“三免”(江苏省相关部门会为其制作“江苏省无偿献血荣誉证”,即“三免卡”,制卡完成后献血者至各地血站领取),这样就大大缩短了献血者的等待时间,真正做到了用心用情服务献血者。另外,根据《苏州市献血条例》要求,将非本市户籍公民在本市献血和受献血表彰的情况纳入积分管理。近年来,此项工作已在我市全面铺开,“苏州市流动人口积分管理办法”已将相关内容纳入其中。
同时,我市持续推进献血屋建设,2021年至2023年期间,新增乐桥、吴中万达、郭巷三处献血点,完成了观前献血屋的移址新建和木渎献血屋的翻新工作,不断优化献血环境,通过广泛布点方便居民就近献血。
主持人:进入到今天的主题,“关于进一步发挥科普教育基地青少年素质教育作用的建议”。今天请到的嘉宾高海斌代表,也是苏州周庄生命奥秘博物馆馆长,高代表提出的这个建议,其实和自己的工作也是有关的,因为你长期也在从事校外科普的工作。请问高代表你提出这个建议的初衷是怎样的?
代表:科普教育基地是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提高公众科学文化素质服务而设置的重要教育场所。随着全国“双减”政策落地,各类科普教育基地开始更多地承担起了青少年素质教育的任务。但面对与日俱增的社会教育需求,科普教育基地的实际教学成效仍有较大的上升空间。如何将科普资源、科普活动、科技教育有效融入到青少年素质教育中,特别是进一步优化课后延时服务内容,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主持人:好的,那请高代表来给我们说说,具体的建议内容。
代表:1.进一步完善科普教育基地协同合作机制。主管部门牵头,开展科普教育基地与学校结对共建,学校可以聘请科普教育基地的科学家、科技工作者,和教师共同策划开展青少年校外素质教育,进而提升教育服务质量。
2.进一步完善科普教育基地校外“第二课堂”教育形式。在学校常规组织学生开展春游、秋游活动的基础上,学校利用科普教育基地主题科普阵地优势,有计划的走出来,到科普教育基地开展“第二课堂”,定制科普教育活动,深度体验研学,提升青少年的学习兴趣及实践创造能力。
3.进一步推进科普教育基地校外教育进校园常态化。科普教育基地根据学校的实际需求,为青少年定制科普课程,走进校园,走进课堂。另外可以通过建立、健全线上科普教育模式,满足青少年不间断的学习需求,使科普教育基地的科普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主持人:确实,高代表关注的其实是孩子素质教育的方面,素质教育对于孩子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孩子的成长除了学习课本内的知识以外课本外的知识,校外的素质教育、社会实践可能更为重要。请问科技局陆晓春处长,目前,我们苏州有多少校外的科普教育基地?使用情况如何?
科技局:目前,我们苏州有市级科普教育基地329家,省级科普教育基地125家,国家级科普教育基地18家。包括科技、卫生、文化、历史、安全、农业、环保、机器人、非遗等种类,覆盖苏州10个板块和市本级,可以说数量多,种类齐全,有效丰富了苏州市青少年课外活动,提升了青少年素质教育。应该说科普教育基地数量多,但还是品质差次不齐,有办得好,也有没人去的地方。综合性的基地吸引力强,细分领域的基地吸引力就弱一些。
主持人:目前家长是不是也对于科普教育越来越重视了?我们哪些科普教育基地是最受家长欢迎的?
科技局:苏州市民家长对于科普教育起来越重视是肯定的。科普教育基地比较受欢迎的主要有:机器人类,公园湿地综合类,历史文化类,航空航天类等。应该说科普教育人人需要,不仅青少年,家长也需要。有不少好的科普教育基地是因为家长觉得好,才会带孩子去参观学习。所以我们要在吸引家长的注意力和兴趣点上下功夫,将苏州的科普基地信息和内容送到家长手机上,让家长知道苏州有多少值得带孩子去参观、学习、休闲科普教育基地。
主持人:我们看到高代表的建议,其实关注的点主要在,一个是科普教育基地作为“第二课堂”,让学生走出去,另一方面,科普教育要和校内教育相结合起来,可以定期让科普教育专家进校园。对于这个建议,科技局会有哪些措施?
科技局:市科技局、市科协、市教育局本身就是科普教育基地的认定单位,我们将通力合作,把科普教育基地用好,为学习创造一个更好的综合发展、高素质发展的有利环境。
一是加强科普教育基地与学校紧密合作。一方面,组织科普教育基地提供教育内容,另一方,加强与学校的联系,根据学校的实际需求,为青少年定制科普课程,走进校园,走进课堂。
二是持续完善“赛先生说”苏州科学文化讲坛。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优势,讲坛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组织苏州中小学校学生线上观看,让学生们近距离接触科学家,接触科学,满足青少年不间断的学习需求,使科普教育基地的科普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三是为扩大讲座的传播范围,每场专家讲座会以录制形式通过学校内部平台让其他学校点播观看。
四是科普教育基地定期免费提供服务,特别是寒暑假期间。
主持人:好的,可以看到其实我们苏州在素质教育方面已经做了非常多的工作。高代表在孩子素质教育方面,还有哪些更好的建议,可以给我们家长分享一下?
代表:现在社会上总能听到“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其实对孩子成长来说,“人生更像是马拉松”,孩子综合素质的教育和培养非常重要,除了文化知识,我们还需要自然知识、生活知识、社会知识甚至是生命知识等等。我们的学校教育更多关注学科类知识的获得,注重学历教育,强调数理化语英政史,各科都要均衡发展。校外教育相对于学校教育而存在,包括青少年宫、青少年活动中心、科普教育基地、科技馆、博物馆等校外教育机构和活动场所。校外教育与学校教育不同,更多的是激发孩子的兴趣,发现孩子特长,促进孩子个性化培养和发展。所以将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相结合,才是对孩子综合性的培养,更有助于孩子们健康的成长。我建议家长们除了要关注孩子的学校教育,更要关注校外教育,利用孩子们业余的时间多走进各种主题的科普教育基地、博物馆、科技馆,通过体验激发孩子兴趣,使孩子们增长知识、丰富阅历、扩宽视野,培养创新性和实践能力,进而不断提高综合素质,成长成才。比如生命奥秘博物馆,这是生命科学主题的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也是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很多孩子参观后立下一个志向,长大后当一名医生或生物学家。现在有很多从医人员网上留言反馈,当年就是因为通过参观生命奥秘博物馆的人体展览,树立了学医的志向,如今成为一名优秀的医生。后天,也就是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周庄生命奥秘博物馆将向市民免费开放,欢迎大家走进生命奥秘博物馆,探索生命的奥秘。
主持人:素质教育承载着培养孩子综合能力、保障孩子身心健康、让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等重要作用,承载着培养国家和社会所需要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职业人才和高尖端人才的重要作用。非常感谢高代表的建议,也感谢科技局陆处长。我们下期节目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