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建议合理布局新建小区居家养老设施 提高养老设施实际运营使用效率
【信息来源:】
【信息时间:2023-02-23 20:04 阅读次数: 】
直播时间:2月23日(星期四)10:00—11:00
节目嘉宾: 靳建华 市人大代表 启迪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
经理总建筑师
罗 林 苏州市民政局养老服务处 处长
栏目主持: 郦敏
栏目记者: 顾玲荧、武颖
主持人:市十七届人大常委会二次会议在会期间收到215件代表建议。会后又收到一件代表建议,共216件代表建议,连同15件议案转建议办理。目前231件建议已经全部交办到各部门和单位。
今天我们要来关注到的建议就是由靳建华代表提出的,关于“合理布局新建小区居家养老设施,提高养老设施实际运营使用效率”的建议。我们邀请到了苏州市人大代表,苏州启迪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建筑师靳建华,以及建议主办单位的相关负责人,苏州市民政局养老服务处的罗林处长。
主持人:靳建华代表,首先请你来和大家介绍一下,你这个建议的内容。
代表:苏州一直以来是个有温度有担当的城市,对于养老服务也率先走出了一条自身特色之路。早在2015年8月苏州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就制定了《苏州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对相关的服务内容,部门职责,评估检查等方方面面做了戏子的规划和要求。多年来,在条例指导下百姓、老人也实实在在享到福祉受到关爱,由此更加热爱我们的城市。
近年来随着城市人口老龄化形势的日益严峻,进一步研究改进相关养老问题和措施引起了广泛重视。根据《苏州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第十一条规定“新建住宅区按照每百户不少于三十平方米的标准,已经建成的住宅区按照每百户不少于二十平方米的标准,安排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并与社区其他公共服务设施统筹规划”。最近几年来,特别是新建住宅区都严格执行上述标准,配置了相应的养老服务设施用房。
但是养老服务是一项综合性非常强的工作,针对不同人群,不同服务要求及服务目的相应对服务空间也有特定的要求。由于各居住区规模位置不同,按标准设置的养老服务设施用房存在面积空间与实际运营需求间的矛盾,许多居住小区设置的居家养老设施用房存在运营、使用不到位,陷入为设而设的尴尬境地。居住区老人并不能实实在在享受到居家养老的服务和便利,成本投入也造成大量的浪费。
主持人:嗯,靳代表说的这个情况,也确实存在。应该说居家养老是非常好的一个模式,那么如何让我们老年人,能够真真正正的享受到政府给予的福利,充分利用福利呢?下面请民政局罗林处长介绍下,目前,苏州市居家养老的现状是怎样的?
民政局:苏州目前任是9064养老模式,就是90%的老人选择居家养老,6%的养老选择社区养老,还有4%的老人选择机构养老,因此,绝大多数苏州老年人家庭倾向于选择居家养老。苏州市政府高度重视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推进,从丰富居家养老服务供给,提升居家养老服务质量等方面多措并举提升居家养老服务,比如:全国首创家庭夜间照护床位建设、大力推进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加强空巢独居老年人探访关爱、实施社区+物业+养老项目等,让老年人能够实实在在享受居家养老的舒心和便捷,提升老年人身边、床边、周边的原居安老生活品质。
主持人:确实,通过的罗林处长的介绍,我们也能够感受到,政府在居家养老方面确实做了许多实实在在的事情,绝大多数老年居民也享受到了这份福利。对于少数一些没有完全利用到位的居家养老的场所设施等等,靳代表你有哪些建议不妨说一下。
代表:1. 根据区域实际养老服务要求,合理规划居家养老服务设施配置。适当调整原有新建小区养老服务设施设置要求,避免一刀切。形式上可以社区内多个小区按需求及服务标准统一配建,成本均摊。
2. 通过合理的空间规划,可以带动、鼓励居家养老服务设施社会化运营,解决目前分散建设,运营资源紧张的问题。确保居家养老服务设施有投入,有运营,有效果。
3. 对现有居住区内居家养老服务设施进行梳理,允许多点整合,就近联合运营,有效利用资源,因地制宜植入服务内容,真正使居家养老服务设施为民所用,替民解忧。
主持人:好的,这个建议呢,目前也是交到了民政局。对于靳代表的这个建议内容,我们接下来还会做哪些具体的工作?
民政局:靳建华代表提出的建议,对我们进一步提升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建设运营效果,提出了很好的建议。未来,苏州市民政局将从以下两方面加以推进:
一方面是配齐硬件设施。继续实施苏州市城乡住宅区配套养老服务用房和建设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情况大督查,全面摸清苏州市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建设运营基本情况,要做到城乡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达标率达100%、全覆盖。相关督查结果纳入考核范畴,发挥考核指挥棒效应,对不达标的,将用通知、函告、约谈等方式,提醒属地政府通过置换、共建共享等方式,补齐养老服务设施建设配置短板。
另一方面提升服务水平。这一点也是最关键、最核心的,在解决了“建起来“”的基础之上,我们还要“用起来”,有了较为齐备的居家社区配套设施,还需要高效运转起来。我们可采用政府购买服务方式,鼓励社会力量运营养老服务设施,养老企业、社会组织、养老服务机构等可以规模化运营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进一步丰富服务供给,提升社区养老服务质量。
主持人:在目前居家养老设施的建设使用过程中,还有哪些难点问题?需要其他部门、或者是社会各界来共同努力的呢?
民政局:居家养老需要提前谋划、提前介入,也需要我们全社会共同关心、同步推进。比如居家养老设施中的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工作,市民政局围绕“如厕洗澡安全、室内行走便利、居家环境改善、智能监测跟进、辅具配备到位”等五个方面,从2016年就在全市实施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工作,到目前发展到四大类12中补贴模式,苏州市户籍的老人都可以申请,符合条件的,最高可以享受3000元的政府补贴,提升了居家养老的安全性和舒适度。适老化改造还提倡环境适老化和数字适老化,我们通过居家、社区整个环境的无障碍改造,来夯实家庭养老基础地位,共同构建老年人友好生活空间。住宅区的适老化改造工作,需要民政、住建、资规等部门协同推进,齐抓共管。
主持人:居家养老确实普遍意义确实非常大,这项工作是助力老年人社会化、安享晚年的重要手段,是改善老人生活、保障老年人健康的重要支撑。感谢代表对于老年群体的关注,也感谢民政局以及其他各个政府相关部门对于这项工作的努力付出,相信在新的一年里,我们还会听到更多的好消息。好的今天的《沟通人大代表》节目就到这里, 我们下期节目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