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建议用好红色资源打造红色文化
【信息来源:】
【信息时间:2021-07-14 16:11 阅读次数: 】
直播时间: 7月13日(星期二) 上午10:30-11:00
节目嘉宾:曹建强 市人大代表 苏州金枪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陈翻 市委宣传部宣教处副处长
栏目主持: 郦敏
栏目记者: 顾玲荧
主持人:关注民生热点问题,听取公众意见呼声。欢迎收听新闻911《沟通人大代表》节目。《沟通人大代表》每月播出一期,我们都会邀请人大代表们走进直播室,与市民百姓对话交流,听取民意,关注民生,为政府决策建言献策。
主持人:《沟通人大代表》前面两期节目围绕“扶持实体书店”、“青少年近视防控”的代表建议,邀请宣传、教育部门和代表一起走进直播间与听众对话和交流。同样是涉及有关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课题,市人大代表曹建强在市十六届人大五次会议上,提出了076号“让苏州红色文化成为网红打卡地的建议”。今天我们节目组邀请到市人大代表、苏州金枪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曹建强,曹总您好!(曹总:主持人好、听众们好!),市委宣传部宣教处陈翻副处长。陈处好!(陈处:主持人好、听众朋友们好!)走进直播间与听众朋友进行交流。
适逢建党一百周年大庆之际,曹代表提出了有关红色文化的建议,感觉特别应时,特别有意义,我们先请曹代表介绍一下提出建议的初衷?
代表: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吸收中外优秀文化创造的先进文化,代表了中国共产党人和广大民众的优良品格,不仅是中国人民价值观念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凝聚国家力量和社会共识的重要精神动力。红色文化是我们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习近平同志强调,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让共产党员更加自觉坚定“四个意识”,增强“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
苏州是一方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热土。据不完全统计,苏州市共有革命遗址和纪念设施132处。其中,张家港20处、常熟35处、太仓19处、昆山13处。目前有包括苏州革命博物馆、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新四军太湖游击队纪念馆、沙洲抗日民主政府纪念馆等2条红色旅游线。由于这些场馆展出形式精彩纷呈,展出内容丰富多彩,各具特色,引来众多参观者,广大市民及外来旅游者纷纷驻足拍照留念,成为苏州新时代的网红打卡地。
主持人:曹代表讲得好,红色文化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苏州是一方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热土,我们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下面,我们请曹代表介绍一下建议的具体内容。
代表:我建议1.由市委宣传部牵头,市文化旅游、交通、公安、党史以及属地政府配合,围绕红色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以红色文化、红色资源为核心、以苏州发生的革命历史为切入点,注重区域联动,精心设计红色旅游线路。从当前的2条红色旅游线扩增至6~8条,形成主题鲜明,形式各异,各具特色、市域联动的红色文化旅游线。让红色资源串点成线,为红色文化立根铸魂,全方位唤醒红色记忆,传承好红色基因。不断完善红色旅游产品体系,提升服务质量,让红色场馆“活起来”“火起来”。参观者可以集体听取讲解,感知点滴小事里的安危冷暖,柴米油盐中的万家忧乐。也可在久久凝视每一幅图片中做到与历史的真切互动,在驻足沉思每一件文物中深刻体味革命先辈的精神世界,在细细品阅每一份历史文献中重温梦想起航的源头。还可以挥一挥手机,扫一扫二维码,获取一个沉浸式的视听红色文化盛宴,使得红色文化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滋养广大党员干部市民百姓,释放出凝聚人心、战胜困难、开拓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更可让观者寓教于乐、潜移默化地在精神家园中汲取智慧和力量,由衷地在朋友圈中分享心灵的洗礼。
2.进一步做好宣传推介工作。酒香也怕巷子深,展馆主办方时刻要有危机意识。打铁必须自身硬,红色文化基地不仅要加强自身的管理,提升形象,更要在展馆的陈列设计上创新,在宣传推广方式上创新。比如:借助年轻人喜欢的微博、微信、抖音、小红书等载体‘带节奏’,创造一些切合时宜的话题、事件来博眼球,亮出自己的镇馆之宝,扩大社会影响力。这点在苏州革命博物馆的网上直播中得到了最好的证明,2020年4月27日苏州解放日当天,苏州革命博物馆进行了网上直播,观众达到了80多万人次。
3.配合展览内容开发文创产品。文创产品既能讲红色故事,又能推广红色文化,还能调动文创企业的生产积极性,研发出让消费者喜爱的红色文创产品,做大做强产业链。参观者也可以把文创产品作为礼物赠送给亲朋好友,扩大红色文化的宣传面和影响力。此外,红色文创产品还可以在人员比较密集的火车站、繁华商圈等地设立形象展示店,增加“曝光率”。
4.撰写美文,密集推送,形成强大的宣传攻势。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我国智能手机普及率已经超过美国和英国。现在通过微博、微信等现代社交媒体发布网文已成为一种“时尚”,而且可以说每个手机用户都会安装此类社交媒体,每个手机用户都是信息发布者、信息传播者,其受众面、影响力都是数一数二的。各级各部门联合起来共同宣传推广红色文化,形成社会合力。众人拾柴火焰高,你在红色文化基地留个影,我在红色文化展馆拍个照,形成几何级的密集轰炸,红色文化基地必成网红打卡地。
5. 倡导文化创造。文化创造赋予红色文化第二次生命,是提升苏州红色文化品牌影响力的重要方式。沙家浜就是最好的明证,当年一部《沙家浜》使得沙家浜镇家喻户晓,路人皆知。现今电视剧《都挺好》热播,让苏州又火了一把。作为“苏家老宅”取景地的同德里巷子,也成为剧迷“必打卡”的热门景点。新时代苏州红色文化创造,应在坚持红色历史基本事实的基础上,进行更多具有人民性、时代性、思想性的文艺创作,鼓励广大文艺工作者以苏州特定红色文化为背景进行文学艺术创作,特别是创作受人民群众喜爱的影视作品,鼓励以苏州红色文化为原型创作影视作品,将苏州红色遗存搬上大荧幕,使更多的苏州红色文化成为网红打卡地,点亮市民心中红色文化这盏指路明灯。
主持人:曹代表提出把苏州红色文化打造成为网红打卡地,设计红色旅游线路,做好宣传推介,开发文创产品,倡导文化创造,可以拍电影、上电视,记得我们小时候就看过一部电影《特高课在行动》就是反映苏州在抗战时期我党地下工作的情况,里面许多镜头在苏大、平江路及苏州古典园林取的景。应该说,反映苏州红色文化的影视作品还是不多。对于代表提出来的建议,主办部门市委宣传部如何回应,我们请市委宣传部宣教处陈翻副处长来给我们介绍。
宣传部:曹代表提出的“让苏州红色文化成为网红打卡地的建议”内容详实,针对性、参考性强,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充分体现了人大代表对我市红色资源保护利用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收到建议后,我部高度重视,会同市文广旅局、市委党史工办、市交通局、市公安局专门召开会议共同商讨。
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红色资源保护利用工作,通过挖掘用好红色资源、打造红色景区场馆、研发红色实践线路、推进红色文创文艺创作、开展线上线下全媒体宣传等,努力在全市营造浓厚的红色文化氛围,提升爱国主义教育的文化品质,以文化方式讲清爱国之理、涵养爱国之德、砥砺爱国之志、激发爱国之行,献礼建党100周年。
一、多业融合开发红色线路。紧扣党史学习教育主线,融入红色史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以及苏州在江南文化品牌打造、古城保护、乡村振兴、公共服务等领域的创新实践案例,推出一批适合不同人群的红色实践线路,在媒体发布的同时,在苏州旅游总入口“君到苏州”平台以及同程、携程等OTA平台同步上线。除了开发依托沙家浜纪念馆、新四军太湖游击队纪念馆、张家港市双山岛渡江胜利展示馆等红色基地、以及与其所在景区度假区结合游览的线路以外,进一步跨区域扩展,跨业态融合,汇聚生态休闲、非遗体验、文化研学、乡村建设、苏工苏作等元素,配备优质导游讲解,开发10条“重温百年历程 打造‘最美窗口’”党史学习教育沉浸式线路,6条“建党百年、巾帼建功”主题旅游线路,4条“寻红色足迹、听党史故事”“红色为民、共庆华诞”红色微旅行研学线路,1条环太湖路红色步道,并不断研发深化。
二、线上线下开展红色宣传。依托优质红色产品和线路,按照“时分四季、客分三类”开展多区域全媒体宣传推广。线上宣传方面:积极探索云参观、云学习,结合红色线路推出“今日我宣誓”“今日上头条”“品红色家书”“诵红色经典”“党史知识答题”等新媒体交互产品,增强课程教学互动体验,同时挖掘筛选百个红色故事,制作推出百个红色故事视听产品,通过抖音、视频号、广播等载体广泛传播。组建市、区、资源点的三级自媒体矩阵,每季度邀请各渠道旅游达人,通过实地线路体验的方式,全媒体开展集中密集式的美文、美图及小视频推广。深化媒体合作,与本地主流媒体充分合作,扎实做好本地市场的宣传工作,依托公交站台打造30个“红色文化引导站”,同时与携程、同程、去哪儿、驴妈妈、飞猪等旅游OTA以及新浪、抖音、小红书、优酷、腾讯等流量媒体开展深度合作推广。线下宣传方面:广泛开展群众性主题教育活动,围绕每年主题依托红色史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举办庆祝建党百年、同升国旗同唱国歌、快闪航拍、向烈士敬献花篮、红色故事宣讲比赛等庆祝和纪念活动,突出仪式感、体现庄重感、分享获得感。挖掘资源办好红色展览,打造精品陈列,指导推进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苏州市烈士陵园、郑和纪念馆等基地做好改陈布展,办好《伟大开端——中国共产党创建历史图片展》《光辉的历程•苏州篇章》等主题展览,建设苏州市党性教育实训基地,展现好苏州独立支部历史。通过展会节庆组织宣传推广,在江南文化艺术节、苏州国际旅游展等重大活动和展会上,通过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活动,做好红色产品和线路的推介。赴主要客源地开展宣传推广,至长三角、华北、华中、华南等地陆续开展营销活动,通过线下沉浸式体验推介、线上云推介等不同形式,向当地居民、旅行社、媒体宣传苏州红色资源、线路与文创。
三、深挖资源创新红色产品。大力推动红色文创文艺研发,结合市委《关于实施文化产业倍增计划的意见》《“江南文化”品牌塑造三年行动计划》,以红色精神为指引,坚持守正创新,不断推出群众喜闻乐见的红色文化产品,让红色文化入脑入心。我市沙家浜阿庆嫂IP的主题形象深入人心,并研发有相关红色文化的五大品类近百种大小文创商品,深受广大游客的喜爱,同时,我市依托苏州景区资源创作了不少红色影视剧,如华谊影视城的《八佰》、东山景区的《风雨雕花楼》、山塘景区的《决战古山塘》、木渎景区的《姑苏十二娘》等,苏州地方剧种也在不断研发高质量演出,苏剧《国鼎魂》获得中国戏剧专业最高奖文华奖。在“苏州有礼”旅游文创商品大赛中设立红色文创专题,组织专业团队、院校学生及社会人士共同积极参与创意设计,开展线上全网络投票。加大创意力度,尽可能地满足不同人群,拓展红色创意消费场景,让红色文化融入日常生活,体现新时代、新百年的特征,焕发红色IP活力。不断丰富红色文艺作品创作,推出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相统一的红色文艺精品。集结一批原创、独特、真实、生动、感人,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红色小剧,开展百场红色演出进景区,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唱响爱国主义主旋律。感谢您长期以来对我市红色资源保护利用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主持人:宣传部门高度重视代表建议,从开发红色教育线路,开展多区域全媒体宣传推广,创新红色产品,大力推动红色文创文艺研发等方面推动落实代表建议。当前全市上下正在庆祝建党一百周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苏州是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地区,从五卅运动到北伐革命,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苏州历史上涌现了一大批仁人志士,留下了丰富的红色资源,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
感谢市人大代表,感谢建议承办部门的嘉宾,感谢各位听众参加我们的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