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建议加强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
【信息来源:】
【信息时间:2021-06-16 16:03 阅读次数: 】
直播时间: 6月15日(星期二) 上午10:30-11:00
节目嘉宾:李志华 市人大代表 南京师范大学苏州实验学校副校长、高中部校长
于之琰 市教育局体卫艺专干
徐 华 苏大附儿院眼科主任
栏目主持: 郦敏
栏目记者: 顾玲荧
主持人:关注民生热点问题,听取公众意见呼声。欢迎收听新闻911《沟通人大代表》节目。《沟通人大代表》每月播出一期,我们都会邀请人大代表们走进直播室,与市民百姓对话交流,听取民意,关注民生,为政府决策建言献策。
主持人:每年的六月都是考试月,2021年度江苏新高考刚刚结束,本周还有高中入学考试,我们预祝孩子们通过自身努力,都能考进理想的大学、高中、职业院校。同学们学习很辛苦,又正是长身体的年龄,学习任务繁重,还是要张弛有度、劳逸结合,身体好,才能学习好。为此,市人大代表、南京师范大学苏州实验学校副校长、高中部校长李志华李校长在市十六届人大五次会议上,提出了052号“关于切实加强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的建议”。今天我们节目组邀请到市人大代表李志华、市教育局体卫艺专干于之琰和苏大附儿院眼科徐华医生走进直播间与听众朋友进行交流。
我们先通过电话连线,请李校长、李代表介绍一下建议的具体内容
代表:根据2020年6月份调研结果显示,与2019年底相比,半年来我省中小学生近视率增加了11.9%,其中,小学生近视率增加了17.2%,初中生近视率增加了7.1%,高中生近视率增加了1.1%。某市小学生近视率为51.07%,初中生近视率为84.45%,高中生近视率为92.26%。
我建议将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作为我市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突破口,按照教育部等八部委联合出台的《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要求,坚持问题导向,加大工作力度,采取有力措施,扎实推进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各项工作落实。落实中小学生减负措施,督促学校开足开齐体育课,确保中小学生在校每天1小时以上体育活动时间,并在课间组织学生到室外活动或远眺,防止疲劳用眼。
同时,建议苏州市教育局组织对各区市青少年视力状况交叉监测,监测结果通报各地党委、政府,并公布排名结果。督促各区市对所辖所属学校、年级、班级进行监测并排名。
主持人:李代表是高中校长,看到中小学生近视的越来越多,十分着急,呼吁采取有力措施,扎实推进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各项工作落实。那么近视到底是如何形成的?如何科学预防?这也是广大师生、家长关心的问题,为此,我们电话连线采访苏大附儿院眼科徐华医生,请他给我们科普一下相关知识。
医生:近年来,青少年近视的比例越来越高,年龄越来越小,幼儿园的小朋友也开始有近视的发生。高度近视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近视形成的因素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的,它是有一定的遗传因素的,尤其是父母都是高度近视600度以上的话,子女发生近视的几率要高达50%左右。另外,也有后天的因素—即环境的因素,社会的进步、技术的发展都会增加的一些环境因素。例如小朋友们长时间近距离的学习、看书、看电视、用电脑。还有不良的用眼习惯、不良的用眼环境,譬如采光不足。另外,还有不健康的饮食习惯,户外活动时间不足等都是近视的后天因素。
关于近视的预防,我们建议:第一,是要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我们苏州在这方面确实做得很好,每个小朋友每年都有定期的体检。家长和学校要提供一个良好的视觉环境,采光、照明符合要求,使用可调节的课桌椅。要保证小朋友们的营养均衡。另外一个就是刚刚李校长说的,一定要增加孩子们的户外活动时间,我们要尽量保证每天至少一个小时,如果能有两个小时的话,将会更好! 学生要养成良好的读写习惯,我们常说的要做到“一拳一尺一寸”, 然后要积极的做眼保健操。在电子产品的使用方面,要采用一个适度的使用。另外一个就是小朋友们自己及时发现自己出现视力模糊的这种情况,积极就医。
主持人:徐医生给我们上了一堂关于预防近视的科普课,由于治疗近视在医学上也是一个比较困难的问题。因此,我们还是要科学防控,以预防为主,全社会一起来努力,感谢徐医生的连线。
下面我们有请052号“关于切实加强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的建议”的主办部门市教育局体卫艺专干于之琰,介绍一下教育部门将如何办理代表建议。
教育局: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问题,多次就儿童青少年近视预防作出重要指示批示。苏州市政府、苏州市教育局非常重视儿童青少年健康,“中小学校开展近视综合防控项目”“全市完成100所义务教育学校教室照明改造”分别被列入2020年、2021年苏州市政府实事项目。
苏州市教育局联合苏州市卫健委组织开展了苏州市儿童青少年近视调查工作。2018年,我市近视检出率为60.5%(标化),稍高于全省平均水平60.0%,起点低,基础弱于其他城市,明显高于全国水平53.6%。2019年近视检出率为59.6%,较2018年下降0.9个百分点。
2020年根据国家要求、江苏省教育厅、卫健委联合开展新冠肺炎对视力影响调研抽测(苏州、泰州、盐城),苏州近视率增长10.2%,稍低于全国11.7%,省11.7%,但情况依然不容乐观。
2020年调查结果显示,我市2020年总体近视率61.4%,比2019年上升1.8个百分点。2020年总体重度近视率11.2%,比2019年下降1.4个百分点。
在市政府领导下,教育局和卫健委两家牵头,联合市场监督、体育、财政等部门启动实施“十大工程”,打响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攻坚战。
一是实施部门协同推进工程。坚持政府主导、部门合作、社会参与、综合防控,建立市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由市教育局和市卫健委主要负责同志担任联席会议召集人,成员单位由市教育局、市卫健委、市体育局、市财政局、市人社局、市市场监管局、市文广旅局组成。出台《市教育局等七部门关于做好儿童青少年近视综合防控工作的意见》、《关于成立苏州市教育局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等文件,建立并完善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协同推进机制。
二是实施视力健康综合干预工程。严格落实学生健康体检制度和每学期2次视力监测制度,根据监测情况制定跟踪干预措施,检查和矫治情况及时记入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电子档案。2019年起,在市政府关心下,全市中小学生健康体检项目除包含裸眼视力检查外,增设屈光度检查,加强学生近视检出率和新发率的统计分析。2019-2020学年,全市共计完成6-17岁中小学生视力建档近80万人。此外,2020年起,我们对全市中小学、幼儿园开展视力抽测工作,根据结果将对各市、区,直属学校的近视率数据进行排名并公布。
三是实施视觉环境监测工程。2020年8月完成对全市1407家中小学(幼儿园)的视觉环境排摸工作,范围涵盖普通教室、专用教室,内容涵盖灯光照明,兼顾课桌椅符合度、蓝光等其他项目,全面、精准了解情况。根据排摸结果,我市大多数教室在黑板尺寸、黑板下边缘与讲台面的垂直距离、黑板面照度均匀度、黑板面反射系数、灯桌间距、统一眩光值(UGR)、显色指数、照明功率密度等指标方面符合度较高,课桌椅符合率、黑板面平均照度、课桌面照度均匀度、相关色温等指标需要进一步提高。
四是实施视觉环境改造提升工程。新建和改造学校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标准落实教室、宿舍、图书馆(阅览室)、实验室等采光和照明要求,使用利于视力健康的照明设备,全面推广可升降课桌椅,重视学生书写本标准符合性检查。从2019年开始,通过三年的努力,学校教室照明卫生标准达标率100%,课桌椅分配符合率达95%,逐步推进校园灯光改造。进一步加强校园环境建设,增加校园绿色覆盖率。
五是实施校医和专家团队保障工程。制定《苏州市中小学校医队伍建设计划(2021-2023)》,全面加强全市中小学的卫生与健康工作。针对目前全市中小学校校医配备不足、流动性相对较大等问题,根据各校校医配备实际情况和工作需求,通过与社区医院、服务中心合作等途径,派遣专业医务人员驻校开展工作,解决校医配备不足问题;自2018年起,市教育局实施政府购买医疗服务项目,并在全市推广该模式,不断补充和优化人员配置,目前市直属学校外聘校医42人;出台配套的外聘校医管理制度包括培训、考核和福利待遇等规定,完善奖惩和激励机制。同时会同市卫健委等部门建立苏州市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专家团队,试点开展近视追踪的专项队列研究,探索抗击疫情科学用眼护眼新模式,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精准干预新模式,指导全市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科学精准有序开展。
六是实施阳光体育提升工程。出台《关于苏州市中小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从2010年起持续推进学校体育“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特色建设,持之以恒地开齐、开足体育课,更好地落实好学生每天锻炼两小时(学校锻炼一小时、居家锻炼一小时);大力推动青少年阳光体育活动,举办苏州市青少年阳光体育联赛;市教育局通过苏州教育公众号等媒体平台开展居家运动指导,发布在线体育课,深受广大学生家长们的欢迎;今年5月开展2020年苏州市普通高中落实高三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督查工作,6月组织开展了苏州市中小学校体育工作专项督导评估工作,对全市中小学在国家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等方面落实情况进行全面督导,督导中发现的问题必须立即整改。
七是实施学生减负促进工程。多年来,苏州市教育局严格执行省教育厅有关要求,明确规定了学生的在校时间、节假日违规补课、违规成绩排名等,同时教育主管部门定期进行督查。苏州工业园区试点开展“无作业日”行动,探索减负增效新模式。
八是实施视力健康教育促进工程。依托健康教育相关课程,结合全国爱眼日、世界视力日等开展健康教育主题活动。6月组织开展全市教育系统 “爱眼日”宣传教育工作,组建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宣讲团,组织眼健康专家和宣讲团走进校园;9-10月开展了苏州市近视防控宣传教育月活动,发布近视防控指导菜单,依托教育电视台、苏州教育公众号等媒体平台,开展视力保护宣传教育活动,大力倡导科学用眼护眼风尚,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的浓厚氛围。2020年,编制并下发《苏州市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读本》,学生知晓近视防控相关知识,知晓率100%。
九是实施近视防控示范学校(幼儿园)引领工程。遴选和建设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示范学校(幼儿园)100所,总结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的好经验、好做法,在全市树立一批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先进典型,推动地方党政积极做好新时代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对命名的“苏州市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示范学校(幼儿园)”在在线上、线下进行师资培训、经验交流、宣传推广等方面给予支持。
十是实施家校联动促进工程。通过家长学校、苏州教育公众号、家长会等载体,强化宣传引导,形成家校合力,充分发挥家庭的重要作用,控制孩子特别是学龄前儿童使用电子产品,优化家庭视觉环境,保障儿童青少年睡眠时间,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加强对家长学校的指导,提供建议课程清单,将“爱眼护眼 预防近视”课程列入必修课程清单,要求学校落实,并向学校提供线下公益宣讲和线上专题课程;组织家庭教育名师工作室以“如何做好家校协同预防近视”为主题,给出名师建议,推给学校教师,指导相关工作;积极开展亲子活动,引导家长重视孩子视力问题,倡导父母带领孩子走到室外,在实践活动、劳动教育、亲子游戏中保护视力、增进亲子关系。
通过以上举措,我市力争到2023年,实现全市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在2020年的基础上平均每年降低1个百分点以上。实现儿童青少年新发近视率明显下降,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整体水平显著提升。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优良率达50%以上。
主持人:教育部门高度重视代表建议,高度重视中小学生的近视预防工作,实施了包括检测建档、环境改造提升、配备校医、促进减负、加强体育锻炼等十大防控工程。孩子是民族的未来,要科学安排学生的一日生活,均衡营养膳食,保证户外活动,注重用眼卫生,为儿童青少年提供符合用眼卫生要求的生活、学习环境,以预防儿童青少年近视发生。对于已经近视的儿童青少年,要及时到正规医院就医,根据儿童青少年近视进展情况,选择科学合理的矫正方法,延缓近视发展,避免发展为高度近视。
感谢市人大代表,感谢徐医生,感谢建议承办部门市教育局的嘉宾,感谢各位听众参加我们的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