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调查我建议 | 本期关注推出流动抓拍举措精准有效打击机动车交通违法行为的问题
【信息来源:】
【信息时间:2021-12-25 11:13 阅读次数: 】
推广流动抓拍
精准监管机动车交通违法行为
近年来,随着城市道路交通的迅猛发展,机动车保有量、通车里程、驾驶人员数量大幅增加,道路交通安全始终是社会关注的突出问题。
苏州市人大代表杨介洪认为,在一些电子警察无法抓拍到的路段或没有电子眼的路段,一些驾驶人员法律意识淡薄易发生交通违法行为,如:不打转向灯随意变道、占用应急道、占用非机动车道、压实线、不按规定使用远光灯、不礼让行人、开车打电话等,这些行为容易引起交通事故。
为了进一步打击道路交通违法行为,最大限度消除驾驶人违法侥幸心理,杨介洪代表建议推出“随手拍”手机APP的使用,鼓励市民积极参与道路交通的管理,推动交通安全全员参与。具体建议措施:交警部门根据“随手拍”上传的材料,对有效举报进行核实信息,形成证据后严格落实处理;难以举证的平台告知不处理原因;对举报严重的交通违法行为加以奖励,激发全民参与的积极性;“随手拍”手机APP可整合到“苏周到”APP;对不实的举报信息,可对举报人进行处罚,取消使用“随手拍”APP资格。
通过发挥民众力量,有效减少交通违法行为,减少交通事故发生。同时,公安交警部门依托“随手拍”手机APP开展交通违法举报处理,依托互联网,加强民政互动,减少警力不足的压力,创新社会治理模式,共治、共建、共享良好的交通环境。
苏州市公安局办理了该件建议,及时答复了代表。
目前,我市交警部门对举报他人交通违法行为实行现场实名举报,当事人携带有关证据材料至违法行为发生地交警大队窗口现场提交,工作人员经查证属实的依法对违法当事人进行处罚。对于通过建立手机APP网上交通违法举报平台接受群众举报交通违法行为问题,我市交警部门很早就给予了关注,曾向国内先行先试“随手拍”的兄弟省市学习调研。
今年,我市交警部门也在不断研究推进拓展交通违法举报渠道相关工作。2020年5月,交警部门苏州市区率先试点启动了流动抓拍“天网”行动,从市民中公开招募一批交通志愿者,通过交通违法取证规范性方面专门培训后,向其发放专用车载抓拍取证设备,由志愿者安装在车上,在驾驶过程中抓拍交通违法视频,并即时上传至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该专用设备与普通的车载行车记录仪有所区别,系由交警部门定制且通过专业认证,抓拍的交通违法图像视频资料能够满足法律法规规定的交通违法图像取证技术规范要求。通过这一方式,既拓展了市民积极参与交通安全管理、举报交通违法的途径,又可以提高证据质量,精准打击交通违法行为,确保城市交通安全文明畅通。
苏州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法制大队副大队长顾翔介绍,在试点基础上,近期,流动抓拍程序的设计和平台的搭建工作已经初步完成,目前正在进行系统的测试,操作数据的流转以及进一步规范一个执法流程理顺了之后,将会通过官方平台向社会公众推出。通过这样一个方式,能够拓展市民积极参与交通安全管理举报交通违法的途径,又可以提高所采集的相关证据的质量,能够精准打击交通违法行为。下一步,我市交警部门将密切关注兄弟省市推进交通违法举报工作措施的实践效果,取长补短,适时研究推出符合我市工作实际的交通违法举报平台,进一步拓展举报渠道,方便广大市民举报,严厉打击各类严重交通违法行为。